《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坛公园的三处景物,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地坛的自然风光,也寄寓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哲思。
第一处景物描写
史铁生首先描述了地坛公园的古老与破败:
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琉璃的剥蚀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曾经的辉煌已逝。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朱红的淡褪反映了门壁的暗淡无彩和曾经的显赫不再。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高墙和玉砌雕栏的残破描绘了地坛的荒凉景象。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老柏树的苍幽与地坛的破败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野草和荒藤的茂盛与地坛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自在。
这一处景物描写不仅描绘了地坛的物理形态,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无情和生命顽强的感慨。
第二处景物描写
在这一段中,史铁生进一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地坛中的昆虫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蜜蜂的轻盈姿态象征着生命的轻盈和宁静。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蚂蚁的拟人化描写表现了生命的思考和决断。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瓢虫的拟人化描写表现了生命的无奈和希望。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蜕的寂寞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水的描写表现了生命的美丽和瞬间的辉煌。
这一处景物描写通过拟人手法,将昆虫的生命状态与作者的心境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美丽的感悟。
第三处景物描写
在这一段中,史铁生继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坛公园的生机勃勃: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园墙的描写表现了地坛的宁静和神秘。
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看书或者想事:作者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在地坛中的孤独和沉思。
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作者与小昆虫的互动表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作者对小生命的关注。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寒寒率率片刻不息:草木的描写表现了地坛的生机和活力。
这一处景物描写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拟人手法,表现了地坛公园的生机勃勃和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总结
史铁生通过这三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地坛公园的自然风光,也寄寓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第一处景物描写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无情和生命顽强的感慨;第二处景物描写通过拟人手法,将昆虫的生命状态与作者的心境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美丽的感悟;第三处景物描写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拟人手法,表现了地坛公园的生机勃勃和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