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的因果论证句子总结如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指出六国之所以未能抵抗秦国的侵略,不是因为武力或战术的问题,而是由于他们对秦国的贿赂政策,这导致了他们的软弱和失策。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先祖在艰苦的环境中开疆拓土,才有了少量的土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但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原因是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燕国虽然是小国,但灭亡较晚,这是因为它在军事上有所作为。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赵国曾五次与秦国交战,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再次攻击赵国,李牧连续击退秦军。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非独伶仃之身,举国为之困矣。
贿赂政策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导致整个国家的衰败。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如果六国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礼待天下的奇才,联合起来向西攻打秦国,那么恐怕秦国连饭都吃不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统治者不应被秦国的积威所控制,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这些句子系统地论证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强调了贿赂秦国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了统治者应吸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