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雁归来》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描绘大雁的迁徙和它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以下是一些关键句子的赏析:
对比手法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通过对比主教雀、花鼠和大雁的行为,作者突出了大雁对季节变化的准确判断和迁徙的决心。
拟人手法
“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这句话赋予大雁以人的认知,说明它们能够感知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列数字
“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通过具体的数字,作者展示了大雁数量之多,进一步强调了大雁对春天的重要性。
作比较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通过比较乌鸦和大雁的飞行路线,作者突出了大雁迁徙的笔直和目的性。
打比方
“大雁归来的时候,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
这句话通过比喻,将大雁的归来与春天的到来联系起来,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这些说明方法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大雁的习性和迁徙过程,还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雁作为季节变化标志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